简介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1992年破土动工, 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承担着传承、发扬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的使命。博物馆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
从杭州市中心向西北约13公里便是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
施昕更先生的这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1000余年。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的地位价值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早在1994年,良渚遗址就因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和保存的完整性,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评价说:“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