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茫茫林海腹地,“布苏里”鄂伦春语意为“森林茂密”。旅游区原为嘎仙沟军事基地,占地23.4平方公里,当时由每年上千名官兵历时30余年,耗资27亿元人民币,用鲜血和汗水构筑了我国北方最庞大的地下洞库群,也是当时我国面积最大、位置最北、气候最冷的北疆军事基地。 [1] 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名景点有元帅楼、北国第一哨、窑洞指挥所、陈列馆、地下油料库、军湖等。景区内还原始的大兴安林茂密森林以及如射击、水上娱乐、多人自行车、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娱乐活动,还能体验鄂伦春民俗风情。
历史厚重的军事文化、神秘浓郁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零污染的自然环境,让布苏里旅游区成为集红色旅游、游猎民族文化游、养生休闲观光游、求新猎奇科考游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
“布苏里”是鄂伦春语森林茂密的意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吉文镇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茫茫林海腹地。布苏里旅游区原苏联称谓嘎仙沟军事基地,部队番号81932,代号607,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隶属于沈阳军区,为东北最大后勤军事基地。1967年,按照中央军委部署,针对前苏联沈阳军区在大兴安岭嘎仙沟进行了国防工程建设,两个工程团,一个汽车团,一个守备团,若干个民兵营进行了会战。国家投入27个亿的建设资金,历经30多年,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构筑了宏伟浩大的国防工程。该军事基地历经了冷战时期的风云变幻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防的时代特征,对于威慑敌国、巩固边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二十世纪末,中俄达成友好协议,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9年,部队撤出军事基地交付地方看管,2001年,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将该军事基地开辟为旅游区,2013年正式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