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的郑义斋兼任。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它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促进根据地贸易、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川陕苏维埃政权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时任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的郑义斋兼任。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它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促进根据地贸易、发展工农业生产、巩固川陕苏维埃政权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年后,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红四方面军造币厂迁移至通江县得汉城。1934年11月因形势所需,又迁至旺苍县黄洋镇烂槽沟。1935年4月,红军长征北上撤离时,将铸币机器沉入旺苍坝东河亭子沱和马家渡口深潭,历时17个月的造币厂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比中央红军创立的井冈山红军造币厂还多坚持了一年。
如今,红四方面军造币厂遗址及生产的各类货币,作为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物,已经成为川陕苏区红色政权的象征,成为那段红色岁月的历史见证,在中国革命货币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
象山庵位于江西井冈市茅坪村,象山庵是因庵后的山称象山而得名。此庵始建于清康熙癸巳年(即1713年),座东北,朝西南,初建时内设“大佛殿”、“达摩祖师殿”、“千斋殿”三个大殿。据传,当时整个庵堂设有99根大柱,香火鼎盛时,也曾有99个尼姑在此修行,是湘赣边界的名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