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江苏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位于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度假区,湿地公园总体呈东西走向,东侧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为界,南侧以太湖2米等深线为界,西侧以小天鹅栖息地为界,北侧以环太湖大道为界,总面积709.93公顷。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3年1月作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的一部分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江苏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北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类型,总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日照充分,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为 15.7℃,平均初霜期在 11 月中旬,终霜期在 3 月下旬。年平均降水量 1099.6mm,年最大降水量 1554.7mm(1957 年),年最多降水日 154 天(1980 年),年最小降水量 600.2mm(1978 年),日最大降水量 343.1mm(1962年 9 月 6 日)。年平均相对湿度 80.8%,年蒸发量 1283.8mm。本地区季风更替明显,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大风;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季节,盛行东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印度热低压的共同作用,盛行东南风;秋季是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季节,由于冬季风来得迅速,且稳定持续,因此盛行风接近冬季。
据最新调查统计,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 105 科 246 属 331 种。其中,蕨类植物有 7 科 7 属 7 种,裸子植物有 5 科 7 属 10 种,被子植物 93 科、232 属、314 种。这些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区分为水生、湿生和中生等类型。而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4 类(详见表 1-4)。本区有浮叶植物 9 种,如金银莲花、野菱、睡莲等,漂浮植物 5 种,如水鳖、槐叶苹等,沉水植物 9 种,如鱼草、篦齿眼子菜、黑藻、苦草等,挺水植物最多,共 37 种,如芦苇、水烛、菰等。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生长于终年积水区,而挺水植物生长于终年积水或间歇性积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