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2′—44°52′,东经115°18′—117°06′。市境南北长208公里,东西长143公里,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26.3万人,含蒙、汉、回、藏、布依、朝鲜、维吾尔、鄂温克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5.0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法治县(市区)、全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2010年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2017年6月,锡林浩特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锡林浩特市是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蒙古族人文特色最为鲜明的草原旅游胜地。是一代长调歌王哈扎布的故乡,被文化部、文化厅分别评为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潮尔道”之乡。有内蒙古中西部四大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贝子庙;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单位、被国际植物界誉为欧亚大陆样板草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以及锡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白银库伦淖尔国家级遗鸥保护区、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和正在申报的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火山地质公园。
锡林浩特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为平缓的波状平原,平均海拔高度988.5米。地处中纬度西风气流带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94.9毫米,无霜期110天。可利用草场面积2068万亩、林地47万亩、耕地25.5万亩,动植物资源多样,草原类型齐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95.3%,人均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为17.9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6.1%。年水资源总量2.6亿立方米,可用量1.56亿立方米。锡林河水库库容2003万立方米,年可供水量为875万立方米。
锡林浩特市辖3个苏木:朝克乌拉苏木、宝力根苏木、巴彦宝拉格苏木;1个镇:阿尔善宝拉格镇;7个街道:希日塔拉街道、宝力根街道、杭盖街道、楚古兰街道、额尔敦街道、南郊街道、巴彦查干街道;6个国有农牧场:白音锡勒牧场、白银库伦牧场、毛登牧场、贝力克牧场、沃原奶牛场、蔬菜农场
2015年全市有乌兰牧骑演出队伍1支,公共图书馆(室)77个,其中图书馆3个(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图书馆、锡林郭勒盟图书馆、锡林浩特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室)共藏书118万余册(件)。2015年《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17884份,蒙文版日发行量9800份;《锡林郭勒晚报》日发行量9480份。承担无线发射广播电视节目的台站5座;有线电视台1座。每年有极具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祭敖包”仪式和盛大“那达慕”活动;有“吉祥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冰雪文化节、国际游牧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2011年获得“最具魅力节庆城市”荣誉称号。2013年成功承办全国马术大会、全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4年以来每年承办四国女篮国际对抗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CCTV《寻宝》—走进锡林浩特、中国马术大赛、中国马都大赛马、中国新丝绸之路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展会活动,每年夏季都有大型马文化综艺实景剧目《千古马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