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锡林郭勒盟平顶山是锡市草原旅游八大景区之一。它由亿万年前火山喷发而成,10余座山平如刀削,排列有序,巍然屹立于平坦的草原之上,成为锡张公路上一道独特景观。平顶山远观时平如书面,近看却是植被稀疏,基岩裸露,散落的凝灰岩岩块皆是火山爆发所留下的痕迹,令人思绪万千。除独特的地质奇观外,平顶山还坐拥美景无限,它北依草原,南偎疏林,登临顶上,远眺平川,顿感自然之壮阔与震撼。
平顶山地处草原,位置优越,是纵览牧场风光的最佳场所。远眺灰腾梁,游客可观赏到我国最大的风车群,几十米高的白色风车星罗密布,颇为壮观;每当夕阳西下,游人又将看到绝然不同的平顶山-落日余晖将山群染成浪漫的胭脂红,使它看起来更显宁静动人,让人流连忘返。 观日出日落、看火山遗迹、名山、草原、沙地
平顶山(又名贝勒克牧场)位于锡林浩特市南、207国道35公里处以西2公里。平顶山沿锡林浩特至张家口的公路南行,在30公里处可见到平顶山奇观。这里的群山相互依偎,大大小小排列有序,而顶部却刀削般的平整,构成一幅奇特的景致。
据地质学家考证,平顶山是千百万年前火山喷发造成的奇迹。当时,这一带多处火山爆发,岩浆吞没了平坦的草原,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火山岩,后来由于地壳的升降。形成了大面积的平顶山和马蹄山。远远望去,平坦的草原上巍然呈现出10余座山顶平如刀削,山坡悬崖陡立,且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据地质学家考证,平顶山为亿万年前火山喷发而成,亦称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呼尔查干诺尔——宝格达乌拉,北至中蒙边界,可分为白音图嘎和灰腾梁两个熔岩台地地貌小区。总面积为8676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4.35%。该区内,台面、台间洼地与谷地相间分布,其中台面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
阿巴嘎熔岩台地是第三纪至第四纪初期由于火山喷发而成的。在玄武岩台地上,三五成群地分布着204座锥形死火山丘,高差50—160米。由于久经剥蚀与流水切割,多呈马蹄形或方形,山顶齐平,锥体丘低矮,周围常散布有大小不等、疏密不均的玄武岩石块,部分台面上有明显玄武岩裸露,仅坡地上覆盖有残积物和坡积物薄层。
民间传说成吉思汗在此追一白狐,白狐忽然不见了,成吉思汗一怒之下拔剑而挥,遂削平了此山顶。平顶山现为锡林浩特市草原旅游八大景区之一。
平顶山远看虽平如刀削,但当登上此山顶,你会发现山顶高低不平,且布满大小不等火山喷发留下的凝灰岩岩块,许多地方基岩裸露,植被稀疏,但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痕迹,仍令人思绪万千,涛声依旧。
平顶山北依典型草原,南偎沙地疏林景观,东西均为典型草原风光。观平顶山奇观景色,以日落时为最佳,俗成平台落日。每当夕阳西坠,落日的余辉似为平顶山抹上一层胭脂红,使平顶山显得格外妩媚动人,温顺多情,宁静致远。尤其是一幅夕阳西下,牧包升烟的古朴景观,令游人思绪万千,留连忘返。
前往正蓝旗的路上经过平顶山火山群,群山相互依偎,大大小小排列有序,而顶部却刀削般的平整,构成一幅奇特的景致。 观平顶山奇景,日出和日落时最佳日出时,朝霞为平顶山抹上了一层胭脂,使群山显得格外妩媚;日落时夕阳的余辉洒遍草原,人们能清晰地看见太阳沉入大地。晚霞中山凹里的人家炊烟袅袅更令人思绪万千。马路旁,一座矮山,一个湖泊。而在湖泊的另一边则是一片完全相反的景象,一片望不到边的沙丘,沙丘上的绿化虽然已经初有成效,但是绿草地下的黄沙依然清晰可见。而在这样空旷的沙丘上,有如此粗壮的树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青色的草地由于湖水的缘故长得格外茂盛,湖边长满了黄色的野菊花,湖对面的矮山倒映在碧蓝的湖面,水天一色美如画。清风拂过,水面上构成一个个风刮过的波纹。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天是蓝的,我站在这里开心着。河滩边长满了茂密的野菊花,不娇艳却芬芳。草原,青山,湖泊,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观,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我们迈不开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