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喀喇沁亲王府原称“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王爷府镇,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清朝贡亲王的府邸,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
喀喇沁亲王府原占地面积300余亩,房屋490余间,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在喀喇沁亲王府袭政。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
2001年,喀喇沁亲王府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喀喇沁亲王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6年被评为“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内蒙古十大历史名胜,2011年成为中国景区协会会员单位。
从喀喇沁亲王府建筑布局看,可归纳为三点:其一,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其二,亲王府建筑布列以中轴核心区段为主,东西两路(跨院)为辅,中路以体现亲王府权力等级,而东西跨院为生活功能区,建筑布局十分灵活;其三,人造园林与建筑相结合,中路以苍松为主,而东西跨院有奇花异草、玲珑石、树木,更有花园叠山理水。
喀喇沁亲王府各院地面平缓,前后高差不足0.5%,各类建筑皆为高台基构筑,按其等级之尊卑,高度不一。其中府门、轿厅、议事厅还置有宽阔月台,为等级尊贵之标志。
喀喇沁亲王府建筑属无斗拱官式大木结构形制,各单体建筑皆有条石台阶、压檐石、角柱石、挑檐石。砖作遵循“活糙规矩不糙”(制度规矩优先,材料工艺量力而行),大木用材考究,用材硕大,结构严谨,多用椽飞,木装修豪而不华,瓦作采用传统筒瓦覆顶,室内天棚视等级功能而定,分藻井(承庆楼),井口天花(议事厅、回事厅)和一般吊顶,一般吊顶有的是平顶,也有的采取类似北京地区的单“切”或双“切”做法。室内皆地炕取暖。